一、【物联网头条】
京东集团与国家电投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筑能源行业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京东集团与国家电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京东集团CEO徐雷,京东科技CEO李娅云等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徐树彪、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王培暖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有关负责人签署具体合作协议及项目合同。
二、【智慧城市】
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近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15%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0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中小企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国内首个通信用锂电安全技术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获悉,近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CAICI)对外发布《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这是中国首个关于通信用锂电安全技术的团体标准,自2022年7月1日起实施,将助力通信核心机房、数据中心全面迈入智能锂电时代。
三、【工业互联网】
阿里平头哥与MCU厂商爱普特达成深度合作,共研RISC-V架构MCU芯片
国产MCU厂商爱普特与阿里平头哥进一步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在工控、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载等领域,持续挖掘RISC-V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及智能化的潜力,未来一年计划推出六大RISC-V芯片系列产品,给市场提供更多32位MCU新选择。作为智能设备的“大脑”,MCU(微处理器)是将CPU、内存、周边接口等功能整合到一起的芯片。AIoT时代的到来,对芯片设计提出了定制化、快速迭代、扩展性和兼容性等多项新挑战,传统芯片架构无法完全满足,简洁、灵活的RISC-V架构遂成不少头部厂商首选,并带动自主研发MCU的浪潮。
四、【智能终端】
安谋科技发布两款自研处理器并启动生态伙伴计划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自研的新一代“星辰”STAR-MC2车规级嵌入式处理器,以及面向多场景应用的全新“玲珑”V6/V8视频处理器。作为安谋科技自研IP业务的最新成果,两款处理器将进一步扩充安谋科技自研产品的布局版图,为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移动终端、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赋能智能计算生态的构建。
五、【智能网联汽车】
公安部: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机动车驾驶人4.9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54亿人。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57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103万人。2022年上半年,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推行补换领牌证等交管业务“足不出户”网上办。全国网上办理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发放临时号牌等业务4456万次。
六、【行业新闻】
浙江移动与浙江大学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
近日,由浙江大学与浙江移动共同发起的“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浙江移动副总经理王顶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和浙江移动大数据中心主任汤劲松作为实验室联合主任代表双方签约。签约仪式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国富主持。王立忠副校长与王顶副总经理作为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联合主任互授聘书,并分别为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委员和领导班子成员颁发聘书。
蔚来第1000座换电站于拉萨正式上线,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
据蔚来官微消息,蔚来第1000座换电站于拉萨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座 100% 使用清洁能源的换电站,至此,蔚来换电站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蔚来用户累计换电次数已超1000万次。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签约,上汽清陶“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上汽集团与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上汽清陶“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双方将聚焦千公里以上长续航固态动力电池量产应用、固态动力电池4C快充技术、高安全长寿命固态动力电池开发、高效率固态动力电池集成技术开发等攻坚项目,合力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加快量产落地,携手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竞争力。
教育部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电子就业协议书效力相同
教育部已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http://wq.ncss.cn,,网上签约电子就业协议书与纸质三方协议书效力相同。教育部称,用人单位在网签平台注册后,通过平台搜索已注册拟签约的毕业生(学生信息均为实名认证,并经学信网学籍验证),在线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同意、院校审核通过后即完成签约。签约成功的就业协议可下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