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小马智行与四维图新达成战略合作

3月28日,小马智行宣布与四维图新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合力打造智能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并在高精度地图及定位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加速相关产品的落地,助力自动驾驶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创新。

二、【智慧城市】

腾讯2021年研发投入破500亿再创新高,自研生态逐步完善

近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1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达到518.8亿元,较2018年实现翻番。2021年腾讯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1%,研发队伍不断壮大。新增研发项目超6000个,增量同比2020年增长51%。当前,腾讯已经构建起包括星星海服务器、自研芯片、分布式云操作系统“遨驰”、100G云服务器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自研生态逐步完善。近年来,腾讯先后建立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5G、边缘计算和多媒体技术等前沿科技实验室。过去三年,腾讯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同时,腾讯还先后投入两个“500亿”,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和期待。

三、【工业互联网】

湖北电信携手华为建设中国电信全国首个居民区合围示范区

近日,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携手华为在武汉市江汉区率先开展居民区合围解决方案示范区部署和验证。该示范区作为中国电信全国首个居民区合围解决方案试点,实现了利用定制化路灯杆等资源建设杆宏站,通过对小区进行合围的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室内5G覆盖体验,同时也解决了物业协调困难等问题,有效节省了部分疑难站点的成本投入,加快了施工进度,从而为居民楼内用户提供了无处不在的5G高品质网络服务。随着5G网络发展和5G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成为当前运营商主要命题,而居民区综合覆盖是用户网络体验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然而部分居民区通信站点规划完成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施,影响了项目整体进展和该区域的网络指标,变成了疑难站点。疑难站点形成往往有多重原因,如物业及业主协调困难、小区环境条件特殊导致的施工困难等等。针对这类问题,居民区合围解决方案利用小区周边的路灯杆等杆资源或改造定制化路灯杆等,通过从小区外围从外向内发射信号来解决小区的深度弱覆盖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试点覆盖区域内5G网络性能卓越,室内深度覆盖下行平均速率超550Mbps,上行平均速率超100Mbps,RSRP由-110dBm提升至-80dBm左右,整体覆盖普遍提升30dB以上,显著改善了小区内用户的5G网络体验。另一方面,从疑难站点的成本投入角度考虑,本次试点较室内综合覆盖在物业协调、配套成本等方面大幅降低,如大面积商用,将有效帮助运营商节省成本投入。同时,采用杆宏站方式进行合围整体工程进度较综合覆盖也大幅提升,节省近2周时间。下一步,湖北电信将携手华为进一步开展居民区合围创新解决方案研究,探索梳理疑难站点,从场景化创新到规模应用,为用户实现“随时随地5G”,打造体验一致的5G精品网络。面向未来,湖北电信和华为将会继续完成包括本次居民区合围解决方案在内的更多5G创新方案的试点和部署,为更多更广泛的用户提供极致的网络服务体验。

四、【智能终端】

华为将推出5-7.5分钟快充200公里的全栈平台解决方案

近日,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2021年华为率先发布了动力与全栈高压平台解决方案,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未来几年华为将推出基于1000伏高压平台,充电7.5分钟甚至5分钟即可快速充电200公里续航的全栈平台解决方案。

五、【智能网联汽车】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乌镇

近日消息,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乌镇,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展示服务。这是乌镇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打造“互联网+”高地金名片的又一个生动写照。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百度2021年第四季度的载人订单量达21.3万单。随着“萝卜快跑”落户乌镇,出行订单量还将持续增长。目前,“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展示服务已在乌镇落地,服务区域覆盖东栅景区、西栅景区和居民生活区,初期配备10辆自动驾驶车辆,初期服务时间从9时持续到17时。产业导向,“链”式发展。于近日落户的,还有总投资近3亿元的乌镇运河智能汽车文化园项目。据了解,该项目选址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大数据产业生态园南侧运河沿线区域,拟在乌镇建设集智能驾驶测试道路、封闭测试区、配套功能区为一体的智能驾驶测试场,并面向各大整机厂、系统供应商、零部件企业提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标准化验证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公共道路牌照测试、研发性定制化测试等服务。

六、【行业新闻】

华为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

3月28日,华为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8%;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

上海银行业开展“十百千亿”工程助力实体经济抗疫

上海监管局网站消息,当前,上海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上海银保监局按照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指导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全力助企纾困、保障民生。为进一步增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做好上海银行业无缝续贷有关工作的通知》,推进无缝续贷方式增量扩面,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贷款到期和续贷的无缝对接。

芯海科技发挥全信号链优势 未来发力汽车MCU

近日,2021年度,芯海科技实现业务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旗下模拟与信号链、MCU、健康测量与AIoT等三大产品线均表现优异,各类产品迅速上量。芯海科技作为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ADC、高可靠性MCU、测量算法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智慧健康、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工业控制、工业测量、汽车电子等领域。其中,值得关注的有:芯海科技32位MCU系列产品持续突破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锂电管理、快充、通信及计算机、高端消费等行业领域的标杆客户,开始实现大批量出货,销售占比在持续上升。3月17日,芯海科技收到证监会关于“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可转债募资项目同意发行的批复。据悉,芯海科技本次可转债项目募资总额不超过4.1亿元,其中2.94用于募投项目投入,1.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据了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带动车载MCU市场规模快速提升,IHS数据预计全球车用MCU市场规模2024年将增长至89亿美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26年国内汽车电子行业对MCU的市场需求规模有望达约56亿元。2021年,芯海科技首颗车规级信号链MCU通过AEC-Q100认证,可应用于智能座舱等领域,目前已导入汽车前装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同时,公司还与德国莱茵达成战略合作,通过与莱茵的合作从芯片设计到工艺、供应链、质量、体系建设等流程上保证芯片功能安全。